元谋人|蓝田人|北京人|山顶洞人|磁山文化|河姆渡文化|仰韶文化|半坡文化|红山文化|裴李岗文化|良渚文化|龙山文化

南方古猿的发现

1989年5月19日,由湖北郧县博物馆王正华、屈胜明组成的文物调查组,在郧县曲远河口弥陀寺村发掘的“南方古猿”头骨化石,给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,国外评价这一发现可与“北京猿人”第一个头骨发现的意义相比。

经过高级技工长绍武的雕琢,化石的神秘面纱层层地揭开,看上去比“北京猿人”头骨低矮得多,化石齿弓近于抛物线形,前部齿弓明显呈弧形,两侧颊齿略有向后向外展开的趋势,门齿比较陡直,磨石面平面腭较深,颧突位置较靠前。专家认为,这些均是“南方古猿”的典型特征。

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,在非洲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南方古猿化石,学术界一般认为“南方古猿”是人类的直系祖先,因此世界学术界以为非洲才是人类的发祥地,并断定,早期古猿曾在亚洲生活过。大约二三百万年前,一支向非洲发展演化为“南方古猿”,进而演化为早期人类,而留在亚洲的一支则演化为现存的大猿类;非洲的早期人类再向亚洲发展。郧县的“南方古猿”,距今一二百万年,这在中国、在亚洲均属首次发现,从而就推倒了世界学术界的论断,它向全世界宣告,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。